Loading
Channel: @VG_MUSICAL
佛教與一般哲學的差異,在於佛教不只是講知識、理論,更注重虔敬的信仰和完美的道德,以及如實的修持。經文說:「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,離世求菩提,恰如求兔角」。佛教的修持應不離生活,生活亦不離修持,所謂:「即生活即修持。」修持的類別除了行、立、坐、臥之外,並有止、觀等,內容則不勝枚舉,例如早晚課誦、禪七淨七、般舟三昧、閉關禁語、朝山參訪等。
一個人為什麼要修行?主要是訓練自己意志堅定,如同製造瓷盤瓦罐,須經過火焙日曬,時間愈久愈堅固。
由此可知,身心都需要修行,只有修身不修心,不能出三界;專修心而不修身,雖有出離三界之可能,卻難以證得最高品位。無量億佛中,沒有病弱的佛陀,因此我們應該身心兼重,以「難行能行、難忍能忍」作為自己的力量,如果身心皆無佛法,不但自身毫無成就,也是佛教最悲痛之事。
►音樂來源: 法音清流N8.佛光三昧修持法 https://is.gd/clwGgz
#佛光三昧修持法 #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#佛光山 #佛光山梵唄讚頌團 #如是我聞